2014年5月6日

新型態群眾運動

江宜樺把近日社會抗爭命名為「新型態群眾運動」,遭批評是對社會運動無知。這批評真不錯,看看江宜樺怎樣為這「新型態」下定義的吧,無非就是從動員能量呀、行為模式呀等等皮毛切入,其實運動是否真「新」在此根本不是重點,因為早已屬意藉由公權力加強排除,給對象起個名,也只是為了讓自己師出有名罷了。

然而,我要說,江宜樺所犯的毛病可一點都不罕見、也一點都不「新」。每逢大規模群眾運動,不同樣有另一票尾巴學者,積極表態之餘還慷慨給群眾按上些什麼「新的民主運動」、「新的青年運動」、「新的社會運動」...等不一而足的桂冠嗎?

且不論他們與江宜樺在動機方面的差異,這命名的「方法」倒是如出一轍的。如果江的發言充分顯示出他對社運之無知,那麼,這些年復一年、日「新」又「新」的學者們,除了在一份份連署書上貢獻個頭銜以外,又能有多少營養、能給運動帶來多深刻的分析與幫助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