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21日

炎亞綸與柳林瑋

看到炎亞綸「連日下雨導致地震」之說遭各界砲轟,覺得蠻有感觸。

人不明白地震的來由,並非什麼天大罪過。同一個說法,假使換作是在朋友圈子裡閒聊時的脫口而出,至多也就是出個小糗、被虧為天兵等等。一旦上了臉書、又轉而上了新聞,就成了天大地大的事了。

現在的社群網站鼓勵人面向公眾,對各種事情發表意見,無論你熟悉不熟悉或者似懂非懂。過去即使是藝人明星,對地震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恐怕也是相對稀少的,但是現在,從鍵盤敲出一帖狀態就跟起床張口說話吃飯一樣容易,並且,隨著社群網站而來的各種新生的訊息產製機制,也鼓動著人們對各種事物必須要有很快的立即反應,而不大有深思熟慮的空間。

且不說現在主流媒體針對各種突發事件,第一新聞來源就是各名人的臉書,以至於名人們也習於藉此得到版面;但問題如果只是所謂公眾人物(如聲稱藝人明星有表率作用等陳腐舊談)倒還簡單些,事實是,「在未來,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」,安迪‧沃荷說的未來已經就是現在,隨便一個人都可能因為各種偶然而頓時成為焦點人物,也可能因為一個不經意的錯誤或者不得體發言而淪為一時的笑柄(或許先上笨版,標題「孩子的教育不能等」,接著隔天你可以在網路即時新聞上看到轉載)。

從這一點,事情又可以轉往另一層次,前面說的是「面向公眾」,在這以前,還需要建構出一個能夠「面向公眾」的主體或者自我。這裡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,而不是個人問題,亦即,什麼樣的主體狀態,會自覺到可以對任何事情發言(甚至是必須發言),即便內容經常可能只是一個立場的表態、一種選邊、一個友好或者敵對的表達。

陳信行​近日在〈沒有社會主義視野的反資本主義運動?〉一文中反思了學運的「主體性」的問題,放在香港的語境或許更清楚,就是「誰也不能代表誰」,人人都有自身的「主體性」,必須毫不讓渡地被尊重,從而,主體跟主體之間,或許很難說得清楚,他們究竟可能發展出什麼團結與關聯。

這裡不是談運動,而我也不覺得這是社會運動領域的內部問題。我關心的是,這裡有一種很強烈的─自覺的─主體感知,它究竟是在什麼條件底下產生,以致於或許有別於90年代那時候的主體狀態(所以長出的運動也不盡相同)。

而我對促成這種狀態的其中一個原因的假設是:當社群媒體已經普遍地深入人的生活習慣,作為一種表意的民主化,它不只是鼓勵人表達與展現自身,其實也是在日常的操作過程中建構自身,擴張自我的邊界。更白話一點說,就是每個人的「守備範圍」都變寬了,事事皆同我相干,也都能讓我插上一話。就此而論,對地震發表意見的炎亞綸,與對炎亞綸發表意見的柳林瑋,其實也有他們的高度相似,而後者雖然是以批評前者的姿態現身,但在今天這個時代,或許我們最不缺少的,就是這種即時的、淺薄的,而且高度重複的批評意見了。

對此一現象持比較悲觀或者負面態度的立場,可能又會把它解釋為「嗆聲文化」的來源,或者某種集體反智傾向的長期背景。我不大能否認,但假使這就已經是現實上的一種普遍的文化質地,該設想的應該是怎麼再往前走,而不只是緬懷過去吧。

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