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獄中大學」,五零年代的白色恐怖政治犯,八、九十歲的老人們,憶及青春,還能看見激動與微微顫抖。那是一個黨國威權的年代,老人說「學校是監獄,而監獄是學校」,學校無法教人獨立思考,人們入了獄,在獄中互通有無、彼此學習。社會革命,既是思想也是實踐。
他們是活在歷史中的人,但還未成歷史,每一條故事與名字,都值得為一個廣場命名。但五零年代好像已經太久太遠,同一天下午的另一個空間,學運起點是二零零八,那年據說黨國威權復辟。熱血青年們不吝於慷慨陳詞,眼前的抗爭是承繼自前人的犧牲與奉獻,然而,這有關前人的歷史,恐怕也還得精心篩選與設計。
今天的人們如何閱讀白色恐怖受難者,如何閱讀他們曾經以及或許持續至今的建設社會主義祖國之信念。他們,是合格的自由人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