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日

再回應高醫性別所學生會及廖珮如

天呀,我針對的是一篇研究所學生會公開在網路上的團體訴求,而且還強調「歡迎轉貼」,發表者的留言也都是公開的,上遊行車上講的話也都是公開的,這些東西既然公開不就是表示準備好要為之負責了嗎?自己的聲明文字簡略模糊,就不能怪人只針對「簡略模糊」的文字做評論;發表評論跟與評論對象有沒有私交,根本毫無關連呀...。然後,貴所學生對我的回應文字又說「歡迎任何回應」。結果,所有的這些回應與評論,都被指認為是對「高醫性別所」整個集體的攻擊,是對你們整個知識社群的攻擊...而且,因為是批評,又都「二元對立」了。(討論見此

我最初看到發表該篇團體訴求的那位同學,是我過去就知道的人,先前也在網路上有過互動(例如他有陣子挺常在我的臉書留言之類的),也幾次在研討會上見過他的「精采」發言。他在提出該份聲明後,於其下自己說,覺得交織政治是個出路。然後,同樣的這位同學也在遊行車上按著聲明內容發言了...。老實說,我會提及「交織政治」,還真的不是因為你耶...(因為我真的不認識你,抱歉)

廖珮如作為老師(是嗎?說「現在並沒有服務於該單位」,所以曾經在那服務嗎?抱歉我真的不認識你),對自己的學生抱持著鼓勵與呵護的態度,這無可厚非,但不表示人人有義務如此。那何不將貴所聲明對遊行聯盟所感到的「遺憾」也同樣「脈絡化」的閱讀,讀到主辦單位是在怎樣人手資源匱缺與兵荒馬亂之際,還要應付各界的批評?所以呢?這樣就表示不可批嗎?我覺得還是可以批評呀,這裡只有批評的有沒有道理的問題...而剛好貴所學生會的「團體訴求」,就屬於其中比較沒有道理的批評,如此而已。

如果自己可以檢討人,但又不想接受檢討評論,那我建議,以後貴所學生會發表任何聲明都先附註「...我們有我們的脈絡...請聆聽...而且只能理解接受...禁止批評...」,這樣大家就會預先知道,對自己對別人都好。

--

廖珮如2013年10月31日 ·
昨夜累了便先睡,起床後仍覺惶惶不安便決定寫下這些心情。
對於高醫性別所學生會及當初發遊行聲明的學生,我感到十二萬分抱歉。起初只是臉書上兩句話的回應,與學生在臉書回應串的討論不超過兩百字,卻只因我半玩笑式地說出「交織政治」的概念就讓王先生找到批判的點。仔細看高醫性別所學生會發的遊行聲明,隻字未提「交織政治」,那麼王先生的評論不就是衝著我來的嗎?但他的批評卻直接指向高醫性別所,我現在並沒有服務於該單位!!!!當時的言論除了「交織政治」之外,我也緊接著開玩笑說了「療遇女性主義」,何以王先生不拿此做做文章?更覺王先生與我們任何一人皆無私交,何以能憑數句話便大做文章、為文批判?在參與討論的學生與我之間,我們擁有相同的知識論社群,我們對交織政治的理解與實作有我們的脈絡,未能加以聆聽、理解的人竟為文公然批判,還將矛頭指向一個團體單位,實在是始料未及。
王先生所轉貼並加以「去脈絡化」批判的遊行聲明稿是為遊行的團體上台時所寫,一群學生盡力想在短短數分鐘之內傳遞自己的知識,與社群內持有不同意見的人溝通。王先生難道不知道遊行聲明稿之所以簡短、之所以模糊正是受限於時間嗎?如此去脈絡化為文批判,實在有失公允,也未能尊重差異、未能聽見不同聲音。
我們不是一群不懂交織政治的人,我們是一群認為除了二元對立、第三條路線之外,還有千萬種可能的人!我們的要求不是「超越」,因為我們相信,若以「超越」既有困境的心態去參與運動,只是創造另一道壁壘分明的疆界。我們的訴求,僅僅是看見差異、聽見不同聲音、彼此置換溝通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